实验构成
无论何种类型的科学实验,它们都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
实验者
这是组织、设计和进行科学实验的人。实验目的的确定,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步骤的制定、实验过程的操作、实验结果的处理解释等,没有一个环节可以脱离实验者。实验者是实验活动的主体。实验者从事科学实验是为了取得对自然界特定对象的认识。没有实验者这个认识主体,科学实验不会发生。不过在此需要指出的是,不能把实验者理解为孤立的个人。在任何情况下。实验者都不是作为孤立的个人在活动,而是作为社会的人在活动。实验者继承着前辈们所已经建树起来的积极成果,也借鉴着同时代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同时还依赖着人们之间进行的各方面的协作劳动。因此,实验者所取得的任何一点有益成果,都将融汇到社会精神财富的总体中去。这样说,并不是要否认实验者个人的创造能力,而是说这种创造能力只有不脱离社会这个基础时才能得到发挥。
实验对象
这是实验者所要认识的对象。实验对象可以是自然界的物体及其现象,例如太阳光,也可以是人们生产出来的物体及其现象,例如机床、布匹。但是,不管何种种实验对象,它既是实验者进行变革和控制的对象,又是实验者的认识对象。因此,从认识论上看。实验对象是处于认识客体的地位。
实验手段
实验手段是由实验的仪器、工具、设备等客观物质条件组成,实验仪器是其中的主要成分。
实验手段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实验者通过实验手段把自己变革和控制实验对象的意图传递给实验对象,使实验者的意图得到物化。
另一方面,实验手段又显示实验对象的特性,而把实验对象在经受变革与控制后呈现的状态传递给实验者,使实验者能够获得关于实验对象的有关认识。
所以,实验手段是实验者和实验对象之间的中介环节。没有适当的实验手段,实验对象的某些特性就不能暴露出来,人们就不能获得对这些特性的认识。
在这个意义上,实验手段的状况,决定着科学实验所能达到的认识水平。实验手段的每一步改进,都意味着人们对实验对象的可观察量的增加,意味着科学实验水平的提高。从科学史上可以看出,新的实验手段的采用,往往会带来科学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因此,有意识地改进实验手段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但是,一个时代的实验手段又是那个时代生产力水平的具体表现,为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制约。因此,实验手段的改进,新实验手段的装备,只有伴随着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才能实现。
模型实验产生以后,人们用模型来代替原型进行实验。那么模型在科学实验的结构中是属于哪一部分?在科学实验中,模型具有双重的性质。模型是实验者运用实验手段而对之进行实际的变革和控制的对象来说,模型是实验对象。实验者是对模型进行各种实验,从而取得关于模型的各种认识。但模型只是原型的替代物,实验者的真正目的是要获取关于原型的认识这一点来说,实验的真正认识对象是原型,而模型则不过仍然是实验者所运用的实验手段。这是一种扩展了的手段。也许正是由于模型的这种双重性质,使它在科学实验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5、便于夹持、测量的零件结构设计
避免无法夹持的零件结构,机械零件在加工时必须夹持在机床上,因此机械零件上必须有便于夹持的部位。另外,夹持零件必须有足够大的支持力,以保证在切削力作用下,零件不会晃动。因此零件有足够的刚度,以免产生夹持变形。
6、避免刀具切削工作处于不利条件
刀具容易进入或退出加工面,刀具进入或退出加工面时,都要求有一定的运动空间,设计时应保留足够的间隙。
7、正确处理轴与孔(内、外表面)的结构
复杂加工表面要设计在外表面而不要设计在内表面上,轴类零件比孔的加工容易。因此当两个轴,孔形状的零件配在一起,它们中间有一些比较复杂的结构时,把这些结构设计在轴上,往往比设计在孔的内表面更好。